我們的生命降生之處,是在暖和的母親身體中。小到微茫的胚芽就在這溫暖的宮殿中,竭盡所能地吸收養(yǎng)分,漸漸膨脹起來??梢哉f,我們所有的身體機能,從誕生的那一分鐘,就天然適合并不懈地依賴溫暖。當(dāng)我們脫離了母體之后,也一直殫精竭慮地試圖維持身體的這種暖度,可以說一生都在為這種溫暖而不懈奮斗,直到死亡降臨的那一天,我們才像停駛了的發(fā)動機,慢慢清涼下來,直到與空氣和大地的溫度融為一體。所以,生命是和溫暖息息相關(guān)。
我們的體溫基本上是攝氏37度,說起來不算多么高的臺階,但除了熱帶,它比我們所處的絕大部分的大自然環(huán)境,都要略高一些。這也要拜進化之功,因為在恒溫動物之前,動物的體溫是隨著環(huán)境的變化而變化的,十分不穩(wěn)定。
我曾到過距離最近的陸地也有1000公里之遙的一個小島,就是達爾文發(fā)現(xiàn)進化論奧妙的南美洲加拉帕格斯群島,在那里看到一種奇形怪狀的動物——海鬣蜥。它們簡直就是遠古恐龍的縮小版,雖然極端溫順,對人完全沒有攻擊性,但目睹它們成群結(jié)伙地趴在黝黑的火山巖上曬太陽,還是有不寒而栗的恐懼感。
當(dāng)?shù)貙?dǎo)游說,海鬣蜥曾經(jīng)被評為世界上最丑陋的動物。
我說,它為什么長得這樣變態(tài)呢?
當(dāng)?shù)厝苏f,因為它和我們不屬于同一個紀(jì),它們來自遙遠的白堊紀(jì)。
我說,生命力可真夠強大的,恐龍都死了,它們還活著。導(dǎo)游長嘆了一口氣說,海鬣蜥其實很可憐的,它們時時都由于溫度而會死亡。有的時候,我們甚至?xí)f海鬣蜥是會自殺的動物。
我問,此話怎講?
當(dāng)?shù)厝苏f,海鬣蜥沒有辦法保持自己的體溫,它們是變溫動物。也就是說,它們的體溫會隨著周圍溫度的不同而變化。它們要潛入加拉帕格斯冰冷的洋流中去尋找自己的口糧——黑海藻,每次在海中最長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。如果過了這個時間界限,它們的體溫就會隨著海水溫度不斷下降,直到危險的境地。這時候海鬣蜥必須迅速放棄馬上到口的食物,趕回到岸上,爬到礁石上曬太陽,靠著陽光曝曬,有時需要長達幾個小時,海鬣蜥才能慢慢暖和起來。如果它在覓食的過程中下潛太深,來不及回到島礁上,就會在深海中凍僵,再也回不到太陽之下。所以,海鬣蜥是十分脆弱的生靈,它的天敵會掌握海鬣蜥的弱點,耐心地等在岸上準(zhǔn)備伺機大餐一頓。而疲憊不堪慌不擇路的海鬣蜥在上浮的過程中,即使透過海水看到了敵人正等候著自己送上門去,也只能乖乖露出水面,成為天敵的盤中餐。
我說,海鬣蜥就不能再在水里潛伏一會兒嗎?
導(dǎo)游說,海鬣蜥沒有辦法保持自己的體溫,它們必須找到溫暖。不然的話,就是百分之百的死亡。哦,溫暖,就是這樣與生命息息相關(guān)。與其被活活凍死,還不如碰碰運氣。
生活中的溫暖不僅僅是身體的溫暖,還要有精神的溫暖。我們需要相濡與沫的溫暖,需要集體親如手足的溫暖,需要大地和太陽的溫暖……但請記住,作為恒溫動物,保持身體溫暖的最直接動力,來自我們的內(nèi)在。
在寒冷中,我們要積極努力地不停運動,靠著自身肌肉的活躍,創(chuàng)造出來自本體的熱量。我們不能像海鬣蜥一樣,如果沒有了外界的輸入,就只能坐以待斃。生命的能量來源要向內(nèi)尋找,溫暖必須靠自己主動創(chuàng)造。
再說說光吧。圣典中說光是偉人贈予的,但我堅信,那些在億萬光年之外兀自發(fā)著光的星球,來自宇宙間的大爆炸。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一個小宇宙,我們的光也來自我們自身。
心里要有光,世界就是明亮的。否則你即使站在太陽之下,心中也是幽閉和冰冷的。
有的人以為有光就是沒有一絲黑暗,到處都明晃晃耀人眼目。不!絕不是這樣的,心理的光是對事物有明細清澈的判斷,對自己的目標(biāo)有莊嚴的把握,對世界的善惡有恰如其分的辨析,對人間的苦楚既不夸大也不掩飾,充滿從容應(yīng)對的勇氣……心只要是光明的,就不會喪失希望,就不會垂頭喪氣,因為人在光在,四下皆明。